送姜梦宾 其二

送姜梦宾 其二朗读

矫矫温州牧,清声范史云。当时称大老,今日有夫君。

德用玉为器,胸盘锦作文。志行朝野庆,我独叹离群。

祝允明

祝允明(1460—1527)字希哲,号枝山,因右手有六指,自号“枝指生”,又署枝山老樵、枝指山人等。汉族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他家学渊源,能诗文,工书法,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,流传有“唐伯虎的画,祝枝山的字”之说。祝枝山所书写的“六体书诗赋卷”、“草书杜甫诗卷”、“古诗十九首”、“草书唐人诗卷”及“草书诗翰卷”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。并与唐寅、文徵明、徐祯卿齐名,明历称其为“吴中四才子”之一。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,情性相投,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。 ...

祝允明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漫岭夭桃树,无人亦自开。云霞深隐洞,锦绣远成堆。

生意惊樵斧,芳情谢宴杯。莫迷行客路,不似武陵回。

()

耆旧已辽落,床前拜德公。人余柱下史,身是鲁灵宫。

杞宋文何在,齐梁运易终。吾犹及型典,信见剖鸿濛。

()

历历三时况,如陈《七月》篇。秋云青甸里,春雨绿畴边。

圣政先无逸,皇心重有年。孜孜宵{口干}意,总向画图传。

()

东归间道已浮杯,力疾遥迎日几回。何处晚来成误认,风帘竹影月窗梅。

()

提壶芦能送好声,客来长是及门迎。惜花待著连天幕,赌酒须翻卷海觥。

()

公丞赤地饥荒后,一念通天立致和。

永日庭中私谒少,丰年陌上醉人多。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