劝农·其六

劝农·其六朗读

孔耽道德,樊须是鄙。

董乐琴书,田园不履。

若能超然,投迹高轨。

敢不敛衽,敬赞德美。

译文

孔丘沉溺在道德,鄙视樊须问耕田。

董氏仲舒乐琴书,三载不曾践田园。

若能超脱世俗外,效法斯人崇高贤;

怎敢对之不恭敬,当颂礼赞美德全。

注释

孔耽:孔:孔子。耽(dān):沉溺,迷恋,喜好过度。

樊须是鄙:即鄙视樊须。樊须,即樊迟,孔子的学生。

董:董仲舒,西汉思想家、哲学家。

履(lǚ):踩踏。

超然:犹超脱,高超脱俗,超出于世事之外。

高轨:崇高的道路,指行事与道德。

敛(liǎn )衽(rèn):如同“敛袂”,整一整衣袖,表示恭敬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郭维森 包景诚.陶渊明集全译.贵阳:贵州人民出版社,1992:25-30

2、陈庆元等编选.陶渊明集.南京:凤凰出版社,2014:19-23

劝农·其六创作背景

  晋安帝元兴元年(402年)陶渊明返归上京里,次年开春移往怀古田舍务农,当时所作的《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》诗云:“秉耒欢时务,解颜劝农人。”《劝农》诗当作于同年,即元兴二年(403年)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郭维森 包景诚.陶渊明集全译.贵阳:贵州人民出版社,1992:25-30

2、陈庆元等编选.陶渊明集.南京:凤凰出版社,2014:19-23

陶渊明

陶渊明(约365年—427年),字元亮,(又一说名潜,字渊明)号五柳先生,私谥“靖节”,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、文学家、辞赋家、散文家。汉族,东晋浔阳柴桑人(今江西九江)。曾做过几年小官,后辞官回家,从此隐居,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,相关作品有《饮酒》、《归园田居》、《桃花源记》、《五柳先生传》、《归去来兮辞》等。 ...

陶渊明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王丹桂

泉石清幽,好个真游地。香风散、彩云呈瑞。日暖天和,更时有珍禽戏。嘉致。总妆点、山家况味。外景充盈,内景还相契。丹炉畔、虎龙交会。女姹婴娇,频劝我、倾金液。沈醉。但高卧、晴霞影里。

()

催景阴阳长短宵,天回星纪又玄枵。霜寒草野真无恶,雨湿禾场正不聊。

薄晚固宜山色远,经冬犹未水痕销。私家一饱官何恤,寂寂閒中岁月飘。

()

与君相见即相欢,元季于今复二难。去国暂怜鸿影散,冲星时怪鸊膏寒。

潮阳远道春谁伴,别墅离尊日未阑。后夜荆花还共笑,孤舟回首独漫漫。

()

我住云间今四秋,恰如杜甫在秦州。赋诗黄耳冢前去,打鼓白龙潭上游。

暮景飞腾如过翼,此身浩荡一虚舟。黄尘九陌绕车盖,且伴老翁随海鸥。

()

天堑长江似海深,江头山鬼笑埋金。

东家酿酒西家醉,世上英雄各有心。

()
释德洪

我亦从来彻骨贫,谁知遍界不藏身。住山鈯斧劳收取,不是青源众兽麟。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