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邦惮暑如蜂虿,河曲还遭长日晒。
蔗浆金碗赖蠲烦,内托潜阴数为败。
黄昏乍快风吹发,驱拊蚊虻坐明发。
青衫主簿气如云,茂陵无事悲消渴。
茫洋河伯何为者,两涘无因辨牛马。
何生狂梦涸归墟,喉舌汤汤未劳泻。
能来一嗽华池津,七碗清风立有神。
更寻齿下微妙诀,遣君体适仍魂平。
案头白纸如堆雪,人事纷纷日将月。
与君未遇尤四时,利害相磨生内热。
和王仲甫病暑。宋代。晁补之。 吴邦惮暑如蜂虿,河曲还遭长日晒。蔗浆金碗赖蠲烦,内托潜阴数为败。黄昏乍快风吹发,驱拊蚊虻坐明发。青衫主簿气如云,茂陵无事悲消渴。茫洋河伯何为者,两涘无因辨牛马。何生狂梦涸归墟,喉舌汤汤未劳泻。能来一嗽华池津,七碗清风立有神。更寻齿下微妙诀,遣君体适仍魂平。案头白纸如堆雪,人事纷纷日将月。与君未遇尤四时,利害相磨生内热。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 ...
晁补之。 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送文上人游台荡。宋代。释普度。 文彩全彰拄杖头,吴山楚水兴悠悠。江声一夜催行色,踏断石桥方始休。
西兴渡口雪。宋代。苏泂。 岸侧枯杨卧玉龙,卸残鳞甲趁天风。明年更作垂垂绿,会率莺花入汉宫。
春日山居即事五首 其三。明代。王廷陈。 筑室清溪曲,为园古道傍。苔痕侵户牖,云色上衣裳。牧笛依青草,渔舟隐绿杨。偶然幽兴惬,搔首放歌长。
夏日喜雨写怀 其三。。金幼孜。 玉堂清切地,潇洒出氛埃。雨点疏疏过,天香冉冉来。隔花莺历乱,近水燕飞回。朝退有馀暇,新诗取次裁。
慈竹。宋代。王令。 不求丹凤食,不学景龙吟。自有慈仁意,相依岁月深。潜符君子道,可媿世人心。徒尔秋郊外,青青数亩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