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书不成去学剑,抛却铅丹买弓箭。六韬不直一文钱,穰苴终作灌园汉。
稻黍不收收莠荑,勉将方口救穷贱。古纸烟黄书一通,赤日方街磨大砚。
涔波只沬濡枯鱼,十年不识孔方面。记得魁梧美少年,手把牙签颂书传。
花前月下几吟哦,颠书自扫白团扇。高冠大袖走文场,身经大小百馀战。
几年面上堆紫烟,直腰曲背走乡县。家园卖尽子依人,不及西家老曹掾。
身宫磨蝎命驿马,五行劳碌君自见。诗能穷人穷者工,瘦岛寒郊无饱顿。
新诗字字挂人口,不与妻儿充饥咽。如今贵者不读书,腹中犹如酒食店。
自来好语出饥肠,一字堪酬五十绢。我亦辞官作乞儿,他时同入歌妓院。
赠陈正夫。明代。袁宏道。 学书不成去学剑,抛却铅丹买弓箭。六韬不直一文钱,穰苴终作灌园汉。稻黍不收收莠荑,勉将方口救穷贱。古纸烟黄书一通,赤日方街磨大砚。涔波只沬濡枯鱼,十年不识孔方面。记得魁梧美少年,手把牙签颂书传。花前月下几吟哦,颠书自扫白团扇。高冠大袖走文场,身经大小百馀战。几年面上堆紫烟,直腰曲背走乡县。家园卖尽子依人,不及西家老曹掾。身宫磨蝎命驿马,五行劳碌君自见。诗能穷人穷者工,瘦岛寒郊无饱顿。新诗字字挂人口,不与妻儿充饥咽。如今贵者不读书,腹中犹如酒食店。自来好语出饥肠,一字堪酬五十绢。我亦辞官作乞儿,他时同入歌妓院。
袁宏道(1568~1610)明代文学家,字中郎,又字无学,号石公,又号六休。汉族,荆州公安(今属湖北公安)人。宏道在文学上反对“文必秦汉,诗必盛唐”的风气,提出“独抒性灵,不拘格套”的性灵说。与其兄袁宗道、弟袁中道并有才名,合称“公安三袁”。 ...
袁宏道。 袁宏道(1568~1610)明代文学家,字中郎,又字无学,号石公,又号六休。汉族,荆州公安(今属湖北公安)人。宏道在文学上反对“文必秦汉,诗必盛唐”的风气,提出“独抒性灵,不拘格套”的性灵说。与其兄袁宗道、弟袁中道并有才名,合称“公安三袁”。
广州北郊作 其七。清代。屈大均。 咫尺阴山接越台,夕阳吹角打围来。挥鞭乱渡韸韸水,驼背佳人满紫埃。
赠王广文还馀姚四首时广文以徵其伯父阳明先生像赞至 其四。明代。林大春。 五岳年来梦已虚,凭君犹自忆匡庐。归途倘过东林社,好寄渊明一纸书。
春日郊行。唐代。王翰。 林外鸠鸣客梦残,起来随意岸青纶。春深池面生新水,晚霁云头露远山。野寺秾花飞蛱蝶,高岑乔木啭绵蛮。杖挑二百青钱在,拟买村醪一醉还。
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。宋代。陆游。 山如嵩少三十六,水似邛郲九折途。我老正须闲处著,白云一半肯分无?
和竹溪三诗·昌黎与孟简尚书书。宋代。刘克庄。 纷纷儒墨互攻排,此事吾尝体认来。一向嵩山面空壁,一于骊岫拨残灰。贤如颜闵今亡矣,古有彭聃安在哉。岁晚雪中逢族子,退之至此未忘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