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勾之西花为国,晕碧裁红斗颜色。杏花今岁开独迟,不共棠梨作寒食。
嫣然一笑破寺中,恰似诗人在迁谪。嬉春宝马空当当,尽是看红不看白。
杨朗爱惜携酒过,花栏日底相婆娑。清香泥人著裀席,酒鳞泻影摇红波。
花如有情解留客,到手莫负金叵罗。春风去矣绿阴合,明日花老君如何?
再赋一首示耑木及同游诸子。清代。惠周惕。 西勾之西花为国,晕碧裁红斗颜色。杏花今岁开独迟,不共棠梨作寒食。嫣然一笑破寺中,恰似诗人在迁谪。嬉春宝马空当当,尽是看红不看白。杨朗爱惜携酒过,花栏日底相婆娑。清香泥人著裀席,酒鳞泻影摇红波。花如有情解留客,到手莫负金叵罗。春风去矣绿阴合,明日花老君如何?
清江苏吴县人,原名恕,字元龙,一字砚溪。康熙三十年进士。任密云县知县。适大军北讨噶尔丹,军需紧迫,书生艰于应付,忧急而死。少从父惠有声(明岁贡生)治经学,又受业于徐枋、汪琬,工诗文,后乃专心治经。其子士奇、孙栋均以经学著名。周惕遂为惠氏经学之祖。有《易传》、《春秋问》、《三礼问》、《诗说》、《砚溪先生遗稿》。 ...
惠周惕。 清江苏吴县人,原名恕,字元龙,一字砚溪。康熙三十年进士。任密云县知县。适大军北讨噶尔丹,军需紧迫,书生艰于应付,忧急而死。少从父惠有声(明岁贡生)治经学,又受业于徐枋、汪琬,工诗文,后乃专心治经。其子士奇、孙栋均以经学著名。周惕遂为惠氏经学之祖。有《易传》、《春秋问》、《三礼问》、《诗说》、《砚溪先生遗稿》。
奉酬勉纯 其四。明代。霍与瑕。 游子陟皇路,幽人啸碧林。南北既异天,情意复铅金。愿言奏雅歌,既翕和且耽。巍巍山自高,洋洋水自深。徽音发阳春,嘉宴重相寻。丈夫有远志,宇宙一讴吟。造物以为侣,悲欢宁关心。
送僧怀师古庵住惠山并写竹枝以赠。明代。王绂。 泉声山色古今同,师去尤能继若翁。临别自惭无可赠,一枝聊为助清风。
溪居。明代。陈曰昌。 人多物外役,而我独无营。浩浩复落落,湖山注夙情。因之不适俗,壮心淹老成。园林聊日涉,守拙若硁硁。欲散今古意,每每踏潮行。一溪入花气,万木度风声。遥峦层耸逸,瞻顾别开明。念虑此俱涤,水鸟时嘤嘤。纵浪东皋外,于焉得此生。
戛金钗。两汉。佚名。 梅蕊破初寒,春来何太早。轻傅粉、向人先笑。比并年时较些少。愁底事,十分清瘦了。影静野塘空,香寒霜月晓。风韵减、酒醒花老。可杀多情要人道。疏竹外、一枝斜更好。
游员常寺 其十。明代。张岳。 寂寞非人境,清虚惬道心。听经猿入定,破梦鹤鸣阴。刻竹题诗遍,望云怀古深。萧萧羞两鬓,吾欲投吾簪。